我整整一周生活在洛杉矶有如末日的景象中,连夜远眺山区隐现出一道长长的火焰,救火列车大街上发出不止的长鸣,令人心神慌乱, 有如马太福音24:6-8节耶稣对末日的预告:
“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总不要惊慌,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 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
加州大火影响区域 Vox 沃克斯 新闻形容这场大活为人间地狱:
“席卷洛杉矶的末日大火景象令人惊恐,近百英里时速的狂风驱使着火墙横扫街区,蔓延至圣莫尼卡山脉。帕利塞德Palisades和伊顿 Eaton大火已经共同吞噬了超过33,000英亩的土地,摧毁了超过10,000座建筑物,夺走了10条宝贵的生命。
消防员如同绝望的哨兵,眼睁睁地看着太平洋帕利塞德区价值连城的豪宅被贪婪的烈焰吞没。浓烟遮蔽天空,使白昼化为昏暮,数以千计的居民在逼近的火海前仓皇逃离。往日光彩夺目的好莱坞山现在笼罩在不祥的火光中,日落大火更为这片灾区增添了一份狂暴。
这并非寻常的灾难--气象学家警告,这些「致命」的强风,在异常暖和的海温和蜿蜒的喷射气流挟持下,将继续如同一把巨大的吹风机般袭击洛杉矶。更糟的是,这场灾难发生在本应是雨季的时节,使得大量植物被化为完美的引火物。
当火焰在短短数小时内从点燃扩展至吞噬数千英亩土地时,大火甚至创造出自己的天气系统,展现出其可怕的威力。这些极端条件的汇集造就了一场非比寻常的危机,恐将成为史上最昂贵的火灾,将天使之城转变为人间炼狱。”
有人甚至认为这场大火彻底烧毁了代表邪恶淫乱,经常亵渎神的好莱坞 Hollywood, 是影艺界接受审判,应得报应的时刻, 活生生地再度演出 「天火焚城录」的现代版!
同时, 洛杉矶的野火灾难也被批评归因于「觉醒文化」Woke Culture 对政治决策和城市治理的深远影响。
文章指出,对「觉醒文化」的遵从,将意识形态目标置于实际治理之上,导致了政策失误,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对灾害的脆弱性。洛杉矶市长凯伦·巴斯Karen Bass因削减消防部门的预算以资助日益增长的无家可归者项目而受到批评,这被认为削弱了公共安全。她在危机期间的低效应对以及任命不合格人员担任关键职位,被认为与她对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意识形态的坚持有关。
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 Gavin Newsom的政策也遭到批评,认为他将环保目标置于防火措施之上。削减防火预算以及优先考虑例如保护三英寸长的三角洲胡瓜鱼等生态问题,被视为错误的政策优先级。作者指出,这些政策使加州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准备不足。
「觉醒文化」被指责是城市面临的许多挑战的根源,如犯罪率上升、无家可归者问题加剧以及基础设施的失败。文章作者呼吁应彻底抛弃这种意识形态框架,转而重视以安全、问责和能力为核心的实用传统价值观,警告若继续坚持这种意识形态,将进一步导致社会衰退。
每逢天灾人祸频频发生的时候,世人不得不作出不同角度的反思,迫使自己面对事情的真相,但总是从社会制度、错误政策、文化思潮的批判中找答案,却往往忽略自我内省的深入思考, 人类个人与集体犯罪所带来个人生命,家庭,社会国家,全球的危机与灾难!个人犯罪包括蓄意纵火 Arson 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亦有党派意识形态的差异引致政策的倒行逆施,政府官员的集体失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圣经对罪与苦难, 罪与罚的启示
圣经对罪与苦难之间的复杂关系有不同层面的启示,圣经记载不同的人物中, 虽然他们经历的苦难有些是直接由罪所导致,但并非所有苦难都有直接关联。其中有两个主要的苦难类别:一种需要立即悔改(当由特定的罪所致),另一种需要耐心忍耐(为通过信心荣耀上帝)。关键是这些类别常常重叠,而上帝可能不会明确指出某人正在经历哪种苦难。因此,面对所有苦难的建议回应是双重的:自我省察和耐心忍耐。即使是被认为无可指责的约伯,也在苦难中发现了导致最终悔改的「残余罪性」。
上帝的审判与管教之间存有重要的区别。审判是对上帝敌人的惩罚性惩戒,而管教则是慈爱天父对祂儿女的纠正行动,旨在达到他们最终的益处和属灵成长。即使苦难严重到可能导致死亡(如哥林多前书11:30所述),这也被视为上帝的管教行动,为防止更坏的结果。
圣经的启示乃是: 人人必须悔改!
在路加福音中,耶稣特别谈到悔改与灭亡的关系,具体记载于以下经文:
路加福音 13:3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路加福音 13:5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这些经文的背景十分重要:当时有人告诉耶稣,彼拉多把一些加利利人的血掺杂在他们的祭物中,还有十八个人被西罗亚楼压死的事。有些人认为这些受害者一定是比其他人更有罪,才会遭受这样的命运。耶稣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强调所有人都需要悔改,因为死亡可能在任何时候降临到任何人身上。祂借这些事件强调了悔改的普遍必要性,以及不悔改就必然灭亡的普遍后果。
这个信息在同一章中重复了两次,这是希伯来文学中常见的手法,用来强调教导的重要性。
耶稣两次重申:「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 13:3, 5)这表明罪的后果不仅限于天灾或意外,而是永恒的灭亡。耶稣以这些灾难为警示,指出人类普遍在罪中的堕落与无助,并告诫人们不可心存侥幸,以为自己能逃脱审判。相反,每个人都应当审视自己的生命,及早悔改,因为死亡和审判可能随时降临。
这段教训清楚揭示了悔改的重要性--它是每个人避免灭亡的唯一途径。耶稣的话不仅是一种警告,更是一种邀请,呼吁所有人承认罪过,寻求神的饶恕,并过着敬畏和顺服神的生命。
可惜现代人刻意把「罪」理性化,客观化, 甚至美化, 找出各种理由推翻罪的丑恶,以人本的唯物主义社会哲学,心理学,进化论...试图改变圣经价值的道德标准, 更可怕的是把各种罪行合法化, Legislate Morals, 用最低层次的法律规条,降低标准,隐盖人类的罪性。
人罪性的探讨:
唐崇荣牧师-罪就是离开本位
根据雅各书1:13-15的教导,「罪」的诞生及神与罪的关系:
1. 上帝不是罪的源头
雅各书明确指出,「上帝是不被恶诱惑的,他也不诱惑人」。这表明上帝的性质是完美的、圣洁的,与罪恶无关。上帝的本性不会促使任何人犯罪,因此,罪的来源并不在于上帝。
2. 人的私欲
根据雅各书,人的诱惑是出于「自己的私欲牵引而被诱惑的」。这意味着人的内在欲望和冲动是罪的根源。私欲引导人背离善与正义,最终导致罪的诞生。
3. 罪的孕育过程
雅各书使用了生产的隐喻来解释罪的过程:
- 私欲怀胎:当一个人被私欲驱动时,这种欲望就逐渐在心中生根。
- 罪的诞生:当私欲被满足,或进一步发展时,便会表现为实际的罪行。这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过程。
- 死的产生:一旦罪行完成,便会导致死亡,这不仅是身体的死亡,更是灵性与上帝的隔绝。
圣经对罪与苦难, 罪与罚的启示
圣经对罪与苦难之间的复杂关系有不同层面的启示,圣经记载不同的人物中, 虽然他们经历的苦难有些是直接由罪所导致,但并非所有苦难都有直接关联。其中有两个主要的苦难类别:一种需要立即悔改(当由特定的罪所致),另一种需要耐心忍耐(为通过信心荣耀上帝)。关键是这些类别常常重叠,而上帝可能不会明确指出某人正在经历哪种苦难。因此,面对所有苦难的建议回应是双重的:自我省察和耐心忍耐。即使是被认为无可指责的约伯,也在苦难中发现了导致最终悔改的「残余罪性」。
上帝的审判与管教之间存有重要的区别。审判是对上帝敌人的惩罚性惩戒,而管教则是慈爱天父对祂儿女的纠正行动,旨在达到他们最终的益处和属灵成长。即使苦难严重到可能导致死亡(如哥林多前书11:30所述),这也被视为上帝的管教行动,为防止更坏的结果。
圣经的启示乃是: 人人必须悔改!
在路加福音中,耶稣特别谈到悔改与灭亡的关系,具体记载于以下经文:
路加福音 13:3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路加福音 13:5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这些经文的背景十分重要:当时有人告诉耶稣,彼拉多把一些加利利人的血掺杂在他们的祭物中,还有十八个人被西罗亚楼压死的事。有些人认为这些受害者一定是比其他人更有罪,才会遭受这样的命运。耶稣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强调所有人都需要悔改,因为死亡可能在任何时候降临到任何人身上。祂借这些事件强调了悔改的普遍必要性,以及不悔改就必然灭亡的普遍后果。
这个信息在同一章中重复了两次,这是希伯来文学中常见的手法,用来强调教导的重要性。
耶稣两次重申:「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 13:3, 5)这表明罪的后果不仅限于天灾或意外,而是永恒的灭亡。耶稣以这些灾难为警示,指出人类普遍在罪中的堕落与无助,并告诫人们不可心存侥幸,以为自己能逃脱审判。相反,每个人都应当审视自己的生命,及早悔改,因为死亡和审判可能随时降临。
这段教训清楚揭示了悔改的重要性--它是每个人避免灭亡的唯一途径。耶稣的话不仅是一种警告,更是一种邀请,呼吁所有人承认罪过,寻求神的饶恕,并过着敬畏和顺服神的生命。
附上「主爱照中华」合唱歌曲献给亲爱的中国同胞
词曲作者: 陈炽牧师 1997《主爱照中华》
陈牧师现任角声布道团纽约事工总干事。早年毕业于芝加哥州立大学著名的Jane Addams社工系硕士,曾在伊州精神病院辅导中国移民、难民,并为公立学校有心理障碍的高中生提供服务。陈牧师亦曾担任芝加哥移民局移民官,主管工作达27年,对移民家庭的各种困境有深切的了解,并给予关怀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