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编辑
川普总统联合国演讲各国代表表情耐人寻味关心人类命运的不能不理会
2025年9月,在纽约召开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时隔六年重返联大讲坛,发表了一场长达近一小时、涵盖广泛议题的重磅演讲。这不仅是一位总统对全球秩序的直接宣言,也是一场充满政治张力的国际发声。全场掌声与沉默交错,各国代表表情耐人寻味,而舆论场上的回应更是分裂而热烈。
特朗普开场即以“不用提词器”彰显个人风格,随后迅速转入政策宣示。他强调“美国回来了”,并称八个月内“美国再次成为世界最热的投资地”,描绘了一幅经济复苏、边境管控、能源独立和军事实力迅猛增长的图景。他多次对比“拜登政府的灾难”,宣称“上届政府的开放边境政策几乎摧毁国家”,并以零容忍态度重申非法移民政策,点名联合国“资助非法移民”、干预美国主权。
在全球事务方面,特朗普强调“和平是通过实力达成的”,宣称七个月内“终结了七场战争”,并批评联合国在其中“毫无作为”。他点名伊朗、哈马斯,坚决反对承认巴勒斯坦国;又强硬表示对乌克兰战争将“以关税促和平”,呼吁欧洲盟国“停止资助俄罗斯能源”,否则“是在资助战争本身”。
关于气候议题,他再次挑战主流全球气候共识,将“绿色能源”称为“最贵的骗局”,并对联合国早年的“气候灾难预测”提出反讽。他还表达了对碳足迹概念的根本质疑,主张以“清洁煤”“传统能源”为国家经济核心。对于中国,他指责其“输出污染、卖风车、自己却烧煤”,并警告中国对全球碳排的主导地位。
国际社会的反应显然复杂。《纽约时报》称这是一场“竞选式”的讲话,将“多边讲坛转化为单边政策平台”;《德国之声》则评价其为“对联合国权威的公开挑战”;而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评论中,特朗普“对联合国预算用途的质疑”引发了对国际治理结构再讨论的风潮。
正如本届大会现场的表情变化所呈现,这场讲话远非简单政策宣示,更像是一场全球舞台上的“政治归来仪式”。它既是美国在特朗普治下重新宣示全球地位的标志,也再度暴露了当前世界在多边与单边之间、国家主权与全球治理之间的深层裂痕。
在“一个国家、一种声音”的外交语言背后,是对世界秩序的根本重构尝试。正如题目所言:“关心人类命运的,不能不理会。”无论认同与否,这一场演讲注定将在国际舞台上激起持续回响。